免稅慈善機構編號
91/12259中新網深圳8月19日電 身穿綠馬甲,精通普通話、粵語、英語等的香港志願者,在大運會志願者當中顯得很醒目。他們總人數有800名,其中600多人在香港機場、口岸等地服務,另有150多人被安排在深圳灣體育館、深圳大學元平體育館和深職院體育館3個競賽場館服務。
800名香港志願者是從報名中的2000多名香港居民中挑選出來的,要通過普通話和英語的測試最後才能入選,其中90%都是在校大學生。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的深大體育館觀眾服務引導志願者隊隊長李璐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志願者了,她參與過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東亞運動會的志願者服務。
「我個人很喜歡志願者這個工作。」李璐說,通過志願者服務,可以讓自己的能力有機會發揮出來,能學到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溝通、團隊協作等等。同時,已經在香港生活了4年的她,說希望為自己居住的城市做一些事情,為香港爭光。
在港讀書的深圳女孩馬戎:用自己的方式服務家鄉
說著一口純正普通話的馬戎,是從小在深圳長大的深圳人,現在在香港樹仁大學讀書。這次,她是以香港志願者的身份來參與大運服務。「作為一個深圳人,我想為深圳做一些貢獻。」
馬戎說,「最近賽事比較多,有時候每天要工作8到10個小時,有時候也會覺得有些無聊,但看到深圳為大運會做了那麼多的努力,自己也想出一份力。」她還 告訴記者,做志願者過程中最興奮的事情就是可以和運動員們換到徽章,「但是現在我才換了3個,有的人都換了十幾個呢。」馬戎說她很羨慕那些那麼多徽章的志 願者。
就讀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的黃明康是這群香港志願者中公認的「徽章小大人」,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的脖子上挂了三條挂帶,每一個帶子上都是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徽章,記者數了數,一共有30多個,他說,「每一個徽章都有一個故事。」
黃明康參加過北京奧運會、東亞運動會的志願者,每一次他都會收集一些有紀念意義的徽章。他說,看到這些徽章,就會想到當時工作的場景,背後都是一個故事。
「其實換徽章也是和外國運動員一個很好的交流、分享的過程,一般我會先和他們友好的打聲招呼,為他們介紹香港一些文化,再和他們交換。」黃明康興致勃勃 的為記者展示他的「勞動成果」,說到這次大運會UU的徽章時,他說,「這次大運會的徽章時UU的微笑,很有喜感,每次工作累了看一看,心情也會好一些。」 (何潔其)